新聞動态

學生工作

機電學院團委組織各學生組織和團支部開展 “清明祭英烈”主題團日活動

發布時間:2022-04-10 浏覽次數:1056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承弘揚英烈事迹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機電學院團委組織學院各學生組織及各年級團支部集體開展“清明祭英烈”線上主題團日活動,活動結束後機電學院學生會、研究生會等學生組織及各團支部負責人紛紛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和心得。

機電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張濰舟說:通過了解全球時事,讓我意識到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強大并且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中國的強大讓我們可以無憂無慮的體會到青春的活力,生命的精彩,探尋人生的意義。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由一位位人民英雄用汗水,用血液鑄就而成。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如今的生活,用知識武裝自己,建設國家,不辜負英雄們所創造的和平盛世。

機電學院學生會辦公室部部長張羽豐說:英雄壯烈流芳遠,豐碑鑄史奠英魂。今天的哈爾濱烈士陵園,莊嚴肅穆。頭盔、鋼槍、鮮花,編織出烈士們可歌可泣的一生;升旗、演講、默哀,傳達着後人們真摯深情的緬懷。往昔峥嵘歲月稠,英烈們敢為人先、英勇鬥争,用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為祖國、為人民、為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人民永遠銘記,祖國永遠尊崇,曆史永遠镌刻,當下的和平鑄就于往昔的血淚,中華民族必将堅決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銘記曆史,方能砥砺前行。追溯時光的洪流,我們從偉大英烈的英勇事迹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追随時代的發展,我們在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裡弘揚愛國精神,奮鬥共同夢想。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路道阻且長,吾輩還應尊崇英烈揚正氣,笃行不怠當自強!

機電學院學生會文體部部長楊詩佳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應忘記烈士前輩們為實現民族統一的“夢想”而浴血奮戰。為抵禦列強侵略,實現民族解放,無數仁人志士不怕犧牲、英勇無畏,不屈不撓,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為了心中的共産主義信仰,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沒有革命先輩們抛頭顱、灑熱血,沒有他們的栉風沐雨、浴血奮鬥,沒有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犧牲與擔當,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國泰民安、山河無恙。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當今時代的每一寸土地,開滿鮮花,綠樹成蔭,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負的曆史責任和使命。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要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也要銘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傳承他們為之奮鬥終生的紅色精神,開啟新征程,創造新輝煌。向烈士們緻敬。

學雷鋒小組團支部書記劉煜坤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回望“走過的過去”,無數革命先輩和英雄烈士抛頭顱、灑熱血,開創事業、奮勇向前,用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樹起精神坐标。從戰争年代的董存瑞、劉胡蘭,到和平年代的楊業功、雷鋒,再到新時代的餘旭、張超,都在用自己忠貞不渝的理想信念、無私無畏的巨大勇氣、百折不撓的使命擔當诠釋着英烈精神。英烈們的先進事迹和崇高精神,猶如黑暗中的燈塔,為我們照亮前行之路、指明前進方向。要讀懂精神密碼,從中汲取奮進力量,把英烈精神轉化為對黨忠誠的堅強支撐,時刻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信仰信念,赓續紅色血脈。對曆史的紀念,是為了更好的出發。踏着英烈的足迹不斷向前,是對他們最好的祭奠。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從事着人類曆史上最宏大、最堅決、影響最深遠的偉大事業的我們,要以英烈為師,學習他們的初心不改、笃行擔當,學習他們的百折不撓、舍生忘死,在本職崗位上日夜堅守、履職盡責,讓英烈精神指引前行、永綻光芒。

1908011團支部書記鄧首昆說:國家的繁榮發展需要精神的支撐,國家的強大需要民族精神、科研精神等等,在這其中,英烈精神則是最為寶貴和重要的精神,在今天,英烈的精神一定要在我們心中永存!隻有不忘英烈精神,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我們的英烈精神,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有希望,我們的民族才能更加強大。悼念烈士,悼念親人,寄托我們的哀思,可以讓正氣更加弘揚,人民更加團結,從而讓我們更加發奮圖強,努力奮鬥,讓我們生活過得更美好!更幸福!清明時節緬懷英烈,人人都應該參與其中。

21S0813團支部團員王世博說: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一部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用舍生忘死的英雄行為譜寫的革命鬥争史。正是無數英烈的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才有了今天中國的發展和強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風雨飄搖、民族危難的年代,正是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才有了今天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清明将至,在這個緬懷與銘記的日子裡,我們當為英烈獻上一份祭奠。

20S0842團支部書記李前程說: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曆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争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幸福的生活。緬懷先烈,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抛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模範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十樓阿卡貝拉社團負責人趙俊霖說: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陽光下那不朽的碑文正引領着我們向遠方眺望,革命烈士的墓碑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為了解放中華民族億萬同胞,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共産主義偉大理想,先烈們馳騁在960萬平方公裡的中華大地,英勇頑強,奮勇殺敵,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勝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曲曲威武雄壯的歌,展示了共産黨人的豪邁英雄氣概。我們是革命的後代,悼念革命先烈,就是要用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奮鬥精神、不朽功勳,來洗滌我們的思想、淨化我們的靈魂、提升我們的境界,使我們永葆昂揚的革命鬥志;就是要以他們為榜樣,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永葆紅色江山不變色。

辯論協會負責人鄭涵蔓說:通過線上的形式,我們在領袖紀念館閱讀領袖的生平事迹,并在中華英烈網參與對英烈的祭掃追思。紀念館一共收錄了600多位中華民族的傑出人物。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是他們的英雄的一生。一個名字一尊豐碑,一串名字一條脊梁。他們的豐功偉績與負重前行支撐了我們整個民族靈魂上的金字塔。銘記曆史,不忘先烈;告慰先烈,守護有我。網站上的守護次數在今日已經達到了213萬,那線上奉上的鮮花與鞠躬,無不在表示我們對于前輩的感恩與緬懷。也正是這種祭拜,才将我們深深植入骨髓的對前輩們的崇尚與守望,代代傳承。


Baidu
sogou